[簡介]
常見影像處理的簡易使用工具,包含有讀圖、存圖、轉灰階、二元化、連通找出物體等。
[使用說明]
1. 基本工具
2. 檔案操作
1) 開啟圖檔
2) 儲存圖片、另存圖片
按下儲存。儲存當下處理完成的圖片,會覆蓋掉原本的讀入影像。
按下另存新檔。將當下處理完成的圖片額外儲存一個檔案。
3. 影像處理
1) 灰階:將圖片轉為灰階。
按下 OK 確認轉灰階動作;按下 Cancel 取消動作。
輸入:
Input image : 檢視輸入的圖片。
輸出:
Output image : 檢視完成灰階處理的圖片。
2) 二元化 : 將圖片轉為二元化 (黑與白)。
輸入:
Input image : 檢視輸入的圖片。
Method : 二值化的方法。
Threshold : 二值化的閾值,僅適用於有參數的二值化方法,例如 OTSU 不需要設定此值。
輸出:
Output image : 檢視完成二值化處理的圖片。
3) 連通 : 找出連通的區域且取得位置標註出來。
輸入:
Input image : 檢視輸入的圖片,輸入圖片需為二值化後黑白圖片。圖片中的白色區域為此步驟要找出來的目標。
如果非黑白影像,可以先使用二值化將目標過濾出來。
minWidth : 找出區域的最小寬度的閾值。
maxWidth : 找出區域的最大寬度的閾值。
minHeight : 找出區域的最小高度的閾值。
maxHeight : 找出區域的最大高度的閾值。
minArea : 找出區域的最小面積的閾值。
maxArea : 找出區域的最大面積的閾值。
輸出:
Output image : 檢視完成連通處理且畫出物件的圖片。
Output json : 將連通的區域 (物件) 的座標位置以 Json 格式紀錄。